top of page
常見問題

常見問題 (按下列類別展開內容)

中風知識
什麼是中風?

中風是指腦部血管因受「阻塞」或「爆裂」,令腦組織不能得到充分的養料和氧氣,腦細胞因而壞死,最終影響該部份腦細胞所支配的身體功能。

中風有什麼常見的症狀?

中風的症狀會突然出現,可包括:

  • 半邊身(手、腳、臉部)軟弱無力或癱瘓

  • 半邊身(手、腳、臉部)感覺麻痺或失去觸覺

  • 嘴歪、流口水、吞嚥困難

  • 言語不清、或說話表達困難 

  • 眩暈、手腳不協調、步伐不穩、失去平衡

  • 失去局部視力或視覺岀現重影

  • 突發性的劇烈頭痛

中風的類別有幾多種?

中風主要分為兩種: 缺血性中風出血性中風

  • 缺血性中風佔所有中風約八成的個案。由於顱內或顱外的血管出現粥樣硬化, 或心臟有心房顫動及心瓣出現病變,導致栓子形成,並游離到腦血管,使腦血管狹窄或受堵塞,因而引致中風。

  • 出血性中風(俗稱 「腦出血」或 「爆血管」)佔所有中風約兩成個案,是指當供應大腦的血管突然破裂引致。

什麼是「小中風」?

「小中風」亦稱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即腦部血液供應受到短暫性阻塞。患者出現中風症狀的持續時間較短,一般會在24小時內完全消失。雖然「小中風」的病徵持續時間短暫,但如無適切治療,中風患者有兩成機會在三個月內再中風。因此,有小中風的患者應立即求醫和接受治療,以助減低發展成殘性中風的機會。

導致中風的危險因素
缺血性中風有什麼風險因素?

導致缺血性中風的因素繁多,常見的因素包括:

  • 高齡

  • 男性

  • 高血壓

  • 高膽固醇

  • 糖尿病

  • 肥胖

  • 不健康飲食;高鹽、高脂、高糖、缺乏蔬果

  • 缺乏運動

  • 吸煙

  • 心房顫動

  • 睡眠窒息症

 

其它較少見的因素包括:

  • 血管撕裂

  • 曾接受頭部或頸部放射治療

  • 血管炎

  • 心內膜炎

  • 促進血塊形成的血液病變

  • 非法藥物使用

  • 避孕藥或荷爾蒙替代治療

什麼是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會引致心律不齊,使血液不能有效地從心臟泵出,並產生血栓。這血栓有機會游離至腦部,阻塞動脈,從而影響腦部的血液供應,導致中風。常見的症狀包括心悸、眩暈、昏厥、氣促及對運動的耐力減低。然而,有部份患者可以沒有任何症狀。醫生可透過進行把脈或使用心電圖,以確診心房顫動。目前,服用抗凝血藥(薄血藥)是現行最有效減低由心房顫動引起的缺血性中風的風險的方法。

出血性中風有什麼風險因素?

出血性中風的因素包括:

  • 高齡

  • 高血壓

  • 大腦澱粉樣血管病變

  • 腦血管瘤

  • 腦動靜脈畸形

  • 腦腫瘤

  • 血液病導致凝血問題

  • 非法藥物使用

  • 服用抗血小板藥或抗凝血藥(薄血藥)

中風後的診斷調查
電腦掃描和磁力共振有什麼分別?

電腦掃描和磁力共振均是中風患者常見的檢查。電腦掃描的掃描時間較短 (通常 5 分鐘內完成),普及性較高,是第一綫用作診斷中風的方法。相反,磁力共振掃描的時間較長(平均須要30分鐘),相對的普及性較低,在香港公立醫院的輪候時間亦較長。儘管如此,磁力共振的解像度比電腦掃描高,有助診斷一些電腦掃描未必能偵查得到的中風。電腦掃描掃及磁力共振經注射顯影劑後,均能評估供血到腦部的血管狀況。可是,如患者有嚴重腎功能不全,患者不適合接受注射。此外,植入非磁力共振兼容的起搏器,所以有金屬物植入或幽閉恐懼症的患者亦未必適合接受磁力共振。

為什麼醫生會建議動態心電圖監測?

一般的心電圖存在限制,只能夠監測到十秒的心律,未必能檢測出偶發性心律失常。因此,若醫生懷疑中風患者有偶發性心房顫動,便有機會安排進行1至7天的動態心電圖監測。中風患者會被駁上記錄儀器在身,以連續地監測病者的心律。在記錄期間,患者可如常進行日常及復康活動。

中風後的處理
患有出血性中風的患者是否一定要將血腫移除?

不一定。醫生會視乎血腫大小、位置、病者的年紀、健康狀況及清醒程序度等,決定是否需要進行外科手術將血腫移除。所有的外科手術都帶有一定的風險,所以醫生要衡量外科手術的利弊,從而作出對病者最適合的決定。

患有出血性中風的患者,若不進行外科手術將血腫取出,怎能使血腫消失? 

身體會隨著時間將血腫慢慢吸收。

預防再中風
若亦有心房顫動,為什麼醫生會建議服用抗凝血藥 (薄血藥),而不服用抗血小板藥呢?

研究顯示,抗血小板藥物(譬如阿士匹靈或柏域斯)不能有效地預防由心房顫動引致的缺血性中風。相反,抗凝血藥 (薄血藥)便能將由心房顫動引起的缺血性中風機會率減低約六成。

新與舊的抗凝血藥 (薄血藥)有什麼分別?

舊的抗凝血藥 (薄血藥)叫華法林,是獲長年使用並且非常有效的藥物。但華法林亦有它的缺點。服用華法林的病者需定時抽血,以及檢查薄血指數 (INR)。INR通長要控制在2至3中間。INR太低便容易有血栓型成,太高便會增加體內出血的機會。華法林亦有機會與多種食物及藥物有衝突。服用華法林的患者亦需跟從特別餐單,以避免食用某類型食物。

相反,服用新類型抗凝血藥患者,不需定期抽血以檢查薄血指數。其藥效不會與飲食有衝突。相比華法林,新類型抗凝血藥較少與其它藥物衝突,亦更安全,而且腦出血的機會亦較低。

雖然新類型抗凝血藥比華法林有多種好處,但並非所有患者適合服用,如患有嚴重腎功能不全及有嚴重心瓣膜病變的病者。新類型抗凝血藥的費用亦較昂貴,部份病者需自費購買藥物。

中風後血壓應該控制到幾低?

中風後,一般會建議控制到上壓低於130 mmHg,下壓低於80mmHg 。但有部份病人,尤其是患有嚴重血管粥樣硬化的病人, 醫生有可能建議一個較高的血壓指標。

血壓及脈搏時高時低這是正常的嗎?

我們的血壓及脈搏每一分鐘都會不同,亦會隨著每天時間及我們的情緒或運動量等作出調整。所以,適量的血壓及脈搏改變幅度是完全正常的。但如果血壓及脈搏的改變幅度過大,可能代表有血管硬化或心房顫動。

脈搏幾快先屬於正常?

正常的脈搏的跳動約一分鐘約60至100次,亦會隨著時間及情緒,及運動量等改變。但如果脈搏一分鐘內持續低過60次或高過100次,覆診時請告知醫生。

患有缺血性中風的病人膽固醇因該控制到什麼水平?

若缺血性中風的病人有動脈粥樣硬化,低密度「壞」膽固醇(LDL)應控制至少於1.8mmol/L。

中風後的復康治療
中風後康復訓練有沒有「黃金期」?

中風後復康訓練何時開始,主要決定於病人整體病情是否穩定,大多數情況,病情許可,治療師已經開始進行輕度被動式訓練,合適個別病人病情的訓練才是最重要,所以沒有什麼真正的「黃金期」。

住院訓練是否越長越好?

一般而言,病人的肌力復原通常在中風後四個星期時會達到頂峰。 所以在復原能力到達頂峰後, 再長的訓練也未必有太大幫助。反而,在職業治療及實際環境下,病人的表現更為重要。所以病人在復原能力到達頂峰後該盡早出院並在日間中心繼續訓練。減低出院和道日間中心訓練的過渡期不但可以令治療師更明白病人在真實情況下的表現,從而作出適當的訓練調整,讓病人可以發揮最大的自立能力,更可以大大減低受醫院惡菌的感染的風險。

中風後多加康復訓練,可幫助我的腦部復原嗎?

中風後,受影響的腦細胞會迅速死亡,腦細胞死亡後是不會重生的。但研究顯示,適當的訓練及治療有助提高剩下腦細胞對大腦執行部分損失的功能的協助 。可是訓練和治療的效果因人而異,而剩下的腦細胞也無法完全取代原有腦細胞的功能。

為什麼中風後我的手部復原欠佳?

這是因為腦細胞的排列方式,中風通常影響上肢的腦細胞多於下肢的腦細胞,所以大部分病人中風後上肢復原比較下肢差一些和慢一些。

為什麼我家人中風後性格改變?

性格改變的原因有兩種:

  1. 統計顯示,有很多病人中風後會出現抑鬱症狀

  2. 發生中風的位置在腦部控制情緒的區域,因而影響情緒控制。

所以病人精神狀態有異。 發現病人精神狀態與病發前有分別,應盡早通知醫護人員作出適當評估及治療。

為什麼有些中風患者康復後可以行動自如?是否長時間訓練後,每個中風病人也可以行動自如?

每個中風病人腦部受損的位置和範圍也不一樣。由於中風引致腦部細胞死亡,死亡的腦細胞不會重生,死亡的腦細胞所負責的身體功能便會喪失,所以每個病人損失的身體功能也不一樣。因此不是每一個病人在受訓後也可以行動自如。

為什麼中風後不准飲食?

控制吞嚥的身體機制十分複雜,由很多肌肉及神經線負責。中風後,腦部有機會無法控制負責吞嚥的肌肉,引致吞嚥困難,有機會引致吸入性肺炎,引致生命危險。 所以中風後,康復團隊會評估病人的吞嚥能力。除非病人吞嚥功能有一定程度,否則勉強進食可能導致生命有危險。

為什麼病人中風後我不明白他說什麼?

人類溝通是一個很複雜的功能。中風後腦部受損,有機會影響病人認知能力或表達能力亦即失語症。病人有機會聽不明白日常語言及/或表達能力受損,所以病人無法和外界作正常溝通。 遇到有失語症的中風病人,需要耐心和他們作溝通,必要時運用手勢、 圖像或文字輔助, 能改善病人與外界溝通之成效。

為什麼中風後肌力能力無差,但行動仍然十分困難?

因為人體動作除了靠肌肉發力之外,也依賴肢體感覺及小腦協調。如果中風的範圍影響了腦內負責肢體感覺的區域或範圍,病人肢體協調便會出現困難因此行動便受到影響。

為什麼中風後記性變得很差?但有些東西又記得很清楚?

中風後導致的腦部受損通常會影響短期記憶功能,所以親人會覺得病人記性有問題。 反而長遠記憶受影響的機會較小。此外,很多中風患者會呈現抑鬱症狀,其一的症狀為降低集中力。集中力的下降能直接影響人的短期記憶,從而病人的短期記憶會變差。

為什麼中風後會出現大小二便失禁的情況?

因為控制排便和排尿的功能受腦部多個區域控制,中風很大機會影響腦部負責理遺的區域,所以令到病人大小二便出現問題。 但經過訓練和復康團隊主動控制影響理遺的因素,很大部分的病人可以重拾大小二便的控制。

中風後的飲食須知
糖尿病飲食限制多 = 無啖好食?

運用健康烹調手法及天然調味料便能製作健康美食。例如,烹調時能夠選擇利用健康植物油如:芥花籽油、花生油、橄欖油代替豬油、牛油,從而減少攝取飽和脂肪(壞脂肪)。此外,烹調前應先將可見的肉類皮層和脂肪去掉。


配合蒸、煮、炆、焯、焗、少油快炒低脂烹調手法代替煎、炸食物可減少煮食油的使用。同時也應避免菜式使用粟粉打芡,以減少攝取額外的碳水化合物。大家也可以考慮多利用天然調味料如:薑、蔥、蒜、香草、黑椒、洋蔥、檸檬汁等作調味提升菜式風味並減少使用現成醬汁,有助減低糖分和鈉質(鹽的主要成分)的攝取。

跟從網上「糖尿病餐單」便可輕鬆控糖?

由於每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血糖指數、飲食習慣、生活模式、預期成效各有不同,切勿盲目跟從一些「糖尿病餐單」以控制血糖水平,而應咨詢醫生或註冊營養師的意見,為自己度身訂造個人的飲食模式。註冊營養師會因應你的身體狀況,制訂每天應攝取的碳水化合物份量並了解你的生活模式調整每餐食物份量和分佈,更會解釋不同食物的換算,讓每餐變得更多元化。

成年人每天的鹽攝入量限制是多少?

根據香港衛生署建議,每天鈉的攝入量不得超過2,000毫克,約1茶匙鹽(5克),也相等同於:

  • 2湯匙醬油

  • 4湯匙蠔油

  • 2湯匙豆辧醬

我每天應該吃多少水果和蔬菜?

根據香港衛生署建議,每天至少應吃2份水果和3份蔬菜。
1份水果等於:

  • 1個中等大小的水果,如蘋果丶梨丶橙

  • 2個小水果,如奇異果

  • ½ 個大水果,如香蕉丶火龍果

  • ½ 杯提子或漿果或切粒水果,如西瓜

1份蔬菜等於:

  • 1/2杯煮熟的蔬菜

  • 1杯生菜或沙律

喝咖啡和茶會增加中風的風險嗎?

適量地喝咖啡和茶不會增加中風的風險。一項研究表明,每天喝三杯茶與降低中風風險近20%有關。而每天喝兩至四杯咖啡的人較完全不喝咖啡的人,中風的風險降低了13%。要健康地喝咖啡和茶,應該少添加全脂牛奶丶花奶或煉奶,可使用低脂牛奶或植物奶(例如豆奶丶燕麥丶杏仁奶)代替。並在喝咖啡和茶飲料時中減少用糖。

什麼是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與供給我們能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這三大巨量營養素的分別在於膳食纖維不會被人體消化或吸收,然後經糞便排出。所以如此,雖然膳食纖維沒有營養價值,他們在維持消化系統的健康擔當着重要的角色。

膳食纖維大致上可分為三大類:

  • 水溶性纖維

  • 非水溶性纖維

  • 抗性澱粉

 

水溶性纖維泛指能在水中溶解的膳食纖維,主要在燕麥、乾豆類、薏米、蔬果、種籽等中找到。它們吸收水分後在腸道型成啫喱狀,減慢食物消化速度,從而增加飽腹感和穩定血糖。

非水溶性纖維無法在水中溶解,一般全穀物類、堅果和蔬果的表皮含量較為豐富。它們吸收水分後可令糞便變軟及發大,促進腸道蠕動。

抗性澱粉是一種不容易被人體酵素分解的澱粉質,可於未完全熟透的意粉、較生的香蕉、經烹煮及放涼後的薯仔和米飯(隔夜飯)中找到。

膳食纖維有什麼益處?

「高纖」的日常飲食能預防各種疾病及改善健康,譬如:

  • 預防便秘 – 膳食纖維能增加便量、刺激大腸蠕動;還有其吸水功能有軟化糞便的作用及令大腸保持濕潤,使糞便容易排出體外。

  • 保持腸道健康,預防大腸癌 – 食物渣滓在腸道停留的時間減少,間接減低致癌物質在身體積聚;膳食纖維在大腸內經有益菌群發酵,轉化成短性脂肪酸,有助維持腸道細胞健康。

  • 控制體重和減低肥胖風險 - 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一般需要花較長時間咀嚼,有助增加飽腹感,避免過量進食。

  • 穩定血糖和控制糖尿病 –水溶性纖維可延緩腸道消化速度,減慢糖分進入血液。

  • 降低血液中總膽固醇和壞膽固醇水平,預防心血管疾病 –如在燕麥、薏米中找到的水溶性纖維β–葡聚糖在消化系統中與膽汁結合,將食物中的膽固醇排出體外,減低額外膽固醇吸收。

增加膳食纖維攝取會否有助維持穩定的血糖水平?

膳食纖維分為水溶性和非水溶性,前者可透過進食乾豆、果仁、麥皮和水果的果肉攝取;後者可從全穀麥食物、蔬菜和水果的皮層攝取。膳食纖維需較長時間消化,能藉此增加飽肚感以控制食用份量,有助體重管理,並促進腸臟蠕動以預防便秘。另外,亦能延緩吸收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並與膽固醇相似的油脂物結合排出體外,有助控制血糖升幅和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水平。

我每天應該要吃多少膳食纖維?

青少年及成年人每天平均需要攝取25克或以上的膳食纖維。

兒童每天所需的膳食纖維是他們的年齡加5(如一個7歲的兒童,每天的建議攝取量便是7+5克膳食纖維,即12克)。

如何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
  • 膳食纖維只能夠在植物性的食物來源找到,所以可以遵從衛生署「日日2+3」的建議,實行每日2份水果(1份約一個拳頭大小的蘋果或橙、半條中型大小的香蕉)及3份蔬菜 (1份相等於半碗250-300毫升煮熟的菜,或一碗沙律菜)。

  • 處理蔬果時,建議連皮進食,如連皮的蘋果、提子等;儘量選擇吃新鮮水果而非果汁,令膳食纖維得以保留,或榨果汁時與果榨一拼進食。

  • 早餐時選擇用全榖麥麵包去取代白麵包,或用高纖的穀物片以配搭鮮奶;熱食可考慮選擇麥皮,或在白粥中加入豆類、薏米等作五穀雜糧粥。

  • 午餐及晚餐時可嘗試將紅米或糙米取代部份白米飯,或以根莖類蔬菜作主食,如薯仔、蕃薯、粟米等。每餐以不同顏色和種類的蔬菜配搭肉類,如綠葉菜、瓜類、菇菌類、蕃茄等,或以乾豆類及其副產品如紅腰豆、鷹嘴豆、豆腐等取代部份肉類;善用水果作甜品。

  • 小食時可以嘗試加入蔬菜,如青瓜、甘筍切條配搭豆蓉醬、或以堅果、水果作小食。

  • 想增加日常膳食纖維攝取量,應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並確保每天喝至少6-8杯(250毫升)流質飲品,不單可以善用膳食纖維的吸水功能,亦有助減低身體還未適應而產生的反應如肚漲、肚瀉、放屁等徵狀。

如何選購「高纖」食物?

購買預先包裝食物時,可先查閱其營養標籤。由於膳食纖維不是核心營養素,業界可自行決定提供該資料與否。但若食物包裝上印有與膳食纖維相關的聲稱,在營養標籤上必須標示膳食纖維的絕對含量。

含「高纖」聲稱的食物,每100克固體食物需含不少於6克膳食纖維;而每100毫升液體食物則需要含不少於3克膳食纖維。

含「膳食纖維來源」聲稱的食物,每100克固體食物需含不少於3克膳食纖維;而每100毫升液體食物則需要含不少於1.5克膳食纖維。

不飽和脂肪對身體有益,代表吃得愈多愈好?
包裝上聲稱「低脂」或「較低脂」的產品一定是健康的選擇嗎?

其實並不一定。讓我們先了解一下本港的食物標籤規例,以及這些營養聲稱的相關規定。

  • 低脂肪: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固體或液體食物分別不可超過3克或1.5克的總脂肪

  • 較低脂肪:脂肪含量顯著低於同類食品,例如脂肪含量差異不少於 25%

需要留意的是,如果某一種類食品本身屬於高脂肪(如薯片),較低脂的版本其實仍可含有大量脂肪。同時,有些低脂產品會以糖分取代脂肪增添味道,而最終令兩者的熱量相約。

我需要避免食用雞蛋及其他高膽固醇食物嗎?

其實大部分體内的膽固醇都是於肝臟自行合成,只有少量源自食物中。雖然攝取太多膽固醇亦可影響血脂水平,但其實飲食中的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帶來的影響更為顯著。當然,某些高膽固醇食物,如肥肉及内臟,同時亦含有大量飽和脂肪,所以應避免進食。雞蛋、魷魚、蝦、蟹等含高膽固醇但脂肪含量較低的食物,則可適量食用。根據香港衞生署建議,這些食物屬於「肉、魚、蛋及代替品」類別,成年人每日可食用5至8兩 (每兩約1個乒乓球大小或1隻雞蛋分量)。

海鹽比食鹽好嗎? 

​與食鹽相比,海鹽可能含有更多的微量礦物質和其他營養物質,但兩者對血壓的影響相約,因此也應加以限制。

為什麼鉀對血壓控制如此重要? 

鉀質有助減少鈉對身體的影響和減輕血管壁的張力,有助控制血壓。建議健康成年人可透過多吃蔬果來增加膳食中的鉀攝取量。但需留意對於一些病人如腎病患者,過多的鉀含量可能對身體有害。如果有任何疑問,請諮詢您的醫生或營養師。

這並不正確,要謹記所有脂肪都是高熱量,每克均提供9千卡(kcal)卡路里,所以過量攝取會導致體重增加。

如何減低鈉的攝取?
  • 多選擇新鮮食材,減少進食加工食品如香腸、午餐肉和醃製過的蔬菜如梅菜、泡菜等。

  • 煮食時,善用蒜蓉、薑片、羅勒、胡椒等香草和香料,代替雞粉、醬油、腐乳等高鈉調味料和現成醬料。

  • 學會閱讀食物標籤,並儘可能選擇低鈉食品。

  • 外出飲食時,避免添加額外醬料。

  • 限制外出飲食的頻率,盡量限制高鈉醬料和湯的攝取。

若患者屬於過瘦(即3-6個月內體重下降多於5%),或進食份量比平常少一半時,便需要補充營養。營養奶可於正餐進食不足時作為補充、作餐與餐之間的小食,或加添於食物、湯品或製作成甜品、奶昔或果汁等以增加營養。

除了營養奶之外,亦建議於日常正餐中增添多點營養,以下是一些建議,例如:

  • 早餐於麥皮加黑芝麻粉、堅果、蛋花、水果或全脂奶/植物奶。

  • 鹹的食物多加一點油分,例如: 橄欖油或麻油,並以清炒代替白灼/清蒸。

  • 主食必須含蛋白質,例如: 肉類、雞蛋、豆腐、魚類或黃豆等,而如有咀嚼和吞嚥有困難,可把食物切碎或打成糊狀進食。

  • 多以天然調味料,例如: 黑胡椒、蒜蓉、香茅、陳皮、香草等添加味道,並多使用番茄,新鮮水果作為材料,以增加胃口。

我/我的中風親人需要飲營養奶嗎?

© 風起航 2024

bottom of page